白重恩解读未来1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速度
“展望‘十四五’ 聚焦新发展”系列漫评之十二:
白重恩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展望2035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就是对经济发展水平要有一个要求,从今天到2035年,这未来15年中,经济增长的潜在速度会是什么呢?我预测,整体增长106%。具体而言,“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的潜力大概是每年5.8%左右,2026年到2030年大概是每年5%左右,2031年到2035年大概是每年4%左右。
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和发达国家还有多大的距离。在经济学中通常把一个经济体的人均GDP和一个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进行比较。差距较大意味着学习空间比较大,发达国家过去做对的事可以借鉴,做错的事可以避免,好的管理经验可以学习,好的技术可以引进。学习的机会多一点,增长潜力就会大一点。
比较两个不同国家人均GDP的时候,通常要引入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目的是对各国的GDP进行合理比较。以2008年的美国作为参考经济体,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以此为参照,日本GDP是美国的五分之一的历史年份是1951年,之后2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9.2%;新加坡是1967年,增速是8.6%;韩国是1977年,增速是7.6%。
不能仅看人均GDP和美国的比值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是什么,还需要引入一些其他关键指标。影响一个经济体增长速度的因素通常可以列出很长的清单,但有三个指标非常关键,一是人口结构,适龄劳动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例;二是就业参与率,适龄劳动人口中参与就业的占比;三是劳动生产率,即每个参与就业劳动人口的平均GDP。结合三个指标,通过比较日本、韩国等经济体的历史发展情况,可以得出一个“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向美国趋近,经济体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逐渐下降。此外,随着老龄化的到来,适龄劳动人口和就业参与率均已形成峰值,也将成为未来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GDP的增长速度等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加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由此预测未来15年后,中国经济将整体增长106%,人均GDP将增长102%。
财政部将于8月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根据有关工作安排,财政部将于8月27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5年第四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25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公布。(3356)人阅读时间:2025-08-21海内外名家荟萃 2025南国书香节开幕
中新社广州8月15日电 (程景伟 张跞乐)以“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25南国书香节15日拉开帷幕。 本届南国书香节打造1个主会场、联动467个特色分会场,展销境内...(4454)人阅读时间:2025-08-18中国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中新社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12日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为落实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4455)人阅读时间:2025-08-13欧洲多国加强运输机领域的合作
欧洲联合军备合作组织,推动成员国之间运输机的共享和协同使用。 (4550)人阅读时间:2025-08-12“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成都将推出优化营商环境70条举措
中新网成都8月4日电 (单鹏)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4日在成都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成都营商环境建设相关情况。会上,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向彬透露,近期成都将发布优化营商环境70条举措。 ...(32338)人阅读时间:202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