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昌2月3日电 题:让残破古画“起死回生”的“书画医生”
记者 李韵涵
“每当修好一幅古画,让百年前的艺术重焕光彩,我都特别有成就感。”今年61岁的吴福明是一名古画装裱修复师,已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纪念馆内修了近40年的古画。
由于历史原因或保存条件的限制,古画会出现发霉、破损、残缺等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古画装裱修复师就是“书画医生”,他们给残破古画“做手术”,让其“起死回生”得以继续传承。
中新网记者见到吴福明时,他正站在操作台前修复一幅近代的书画。用水浸湿书画仔细刷洗后,吴福明用镊子仔细将覆在画心上的命纸小心揭下,这两个过程称之为“洗画”和“揭裱”。“修复古画本身就是一件细致的事情,需要细心和耐心,慢工才能出细活。”他说。
“最关键的就是‘揭裱’,这一步没做好就无法进行后面的修复了,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吴福明称,一次书画修复宛如一场“手术”,所有过程环环相扣,出了一点差错将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每一次修复多多少少都会对画产生损害,如果不是到非修不可的地步,是不会修画的。”在吴福明看来,古画修复应该“修旧如旧”,最好能用年代相近的材料进行修复,如果没有与年代相符的材料,就需要人工做旧,以保证纸张颜色一致。
40年间,吴福明已经修复几百幅古画,有的耗时几天,有的耗时两年。现存于八大山人纪念馆内的多幅朱耷真迹,经过吴福明的“妙手回春”后保存下来,并重新供世人参观。
“如果一幅画不去修,可能没办法展示出来,也可能就此不存在了,但由于我的工作,能让它‘重获新生’或者保存更久,那我的工作就有意义。”吴福明说,每当古人留下传承几百年的艺术在自己的手上焕然一新,都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属于自己的“历史的责任”。
“装裱修复这门技艺只能通过一对一传授,教科书上的只是皮毛,同时还要通过一张张画的修复磨练而积累经验。”吴福明认为,古画装裱修复中的每一步手法,都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画需要传承,古画修复技术也需传承。
如今,吴福明已退休,被八大山人纪念馆返聘后专心带徒弟,将古画装裱修复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完)
北京市文联召开“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
中新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贾天勇)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电影家协会承办的“2025年电影暑期档研讨会”22日在北京召开。多名电影行业的专家学者从暑期档整体市场表现、热映电影创制、影院运营与...(4472)人阅读时间:2025-08-25海内外名家荟萃 2025南国书香节开幕
中新社广州8月15日电 (程景伟 张跞乐)以“书香湾区 阅见世界 共享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25南国书香节15日拉开帷幕。 本届南国书香节打造1个主会场、联动467个特色分会场,展销境内...(4454)人阅读时间:2025-08-18泰国豫园灯会“魅力上海周”启幕
中新网曼谷8月10日电(记者 李映民)当地时间9日晚,泰国豫园灯会“魅力上海周”开幕式暨“上海之夏”曼谷发布活动在曼谷暹罗天地举行。 豫园灯会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4469)人阅读时间:2025-08-12沁园春.敬时代--宋韵传馨中国书画五人展北京开展
本报讯(浙文集)晴云舒卷,暑雨清凉,8月上旬的北京热烈而温馨,8月6日《沁园春.敬时代--宋韵传馨中国书画五人展》在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喜庆开展!此展是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灿若星河&mda...(28812)人阅读时间:2025-08-0770余国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同诵儒家经典
中新社青岛8月5日电(胡耀杰 王禹)“通过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我更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希望自己能成为埃中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儒家文化传播。”埃及留学生马瑞万5日在山东青岛表示。...(4447)人阅读时间: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