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月30日电 记者29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该园古生态研究组联合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等相关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生长是驱动中国东南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关键因子。
在古近纪,中国分布着一条横贯东西的干旱带。而如今,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和山茶科为优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亚洲东部,以江南水乡为典型代表: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优势植被类型,植物多样性高。这种气候环境及相应的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是何时形成、如何形成?是否和青藏高原的生长相关?其驱动机制还不明确。
研究人员基于晚渐新世古地理数据对青藏高原不同地块的隆升进行古气候数值模拟,将古气候模拟的结果运用到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拟中,并与收集、整理的大量植物化石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地块和松潘—甘孜地块)隆升情景下,植被和植物多样性模型所得到的结果与化石记录最为吻合。这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古近纪到新近纪的隆升增强东亚季风气候系统,驱动东亚植被从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干旱、半干旱植被类型,转变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湿润、半湿润植被类型,并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冬季降雨量的增加,是驱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变化的最重要因素。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对改变东亚季风及驱动植被及植物多样性起着决定性作用,间接支持青藏高原东北向生长的理论。
这项研究是首次利用新的植物多样性模型(Jedi-DGVM)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多样性进行模拟,同时也是古生物与数值模拟交叉学科进行的一次创新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相比较,这一研究首次揭示青藏高原北部生长是驱动中国东南部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关键因子。
另外,该研究还得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结论。之前的大量研究都表明青藏高原隆升会导致东亚冬季风增强。该研究则发现中国东南部的冬季风反而因为青藏高原的生长而减弱,冬季降雨量增加,这也是驱动该地区的植被和植物多样性转变的重要因素。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完)
这座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 用45年比肩别人数百年
2025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45岁了! 我们常说,这是一座没有历史包袱...(9987)人阅读时间:2025-08-27海外華媒年會長沙舉行 讓世界聽見更響亮更可信的華媒聲音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席李大宏(左四)為「國際拍客」獲獎者頒獎。(大公文匯網圖片) (大公文匯網記者 王凱輝、盧靜怡 長沙報道...(8891)人阅读时间:2025-08-26海外華媒年會《長沙倡議》今發布 冀提升國際傳播合力
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長沙倡議》發布 大公文匯網報道,8月26日,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2025年會在長沙舉行。年會上,發布了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長沙倡議...(10001)人阅读时间:2025-08-26沈曉明會見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席李大宏
(大公文匯網 記者 盧靜怡)8月25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長沙會見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主席李大宏率領的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團一行...(9888)人阅读时间:2025-08-262025全球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啟動 向世界傳播湖南發展新面貌
啟動儀式現場。(大公文匯網記者 姚進 攝) (大公文匯網記者 姚進、王凱輝 長沙報道)今日(8月26日),「打造全球研發新高地、大學生創業集聚地——2025全球華文媒體高層湖南行」大型採訪活...(18780)人阅读时间:2025-08-26